迎戰“微利時代”,勇于刀刃向內!
——訪福建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、理事長李衛民
中華合作時報記者 蔡 靚
銀行業“微利時代”正在到來。
對于承受更大生存和發展壓力的中小銀行而言,戰略轉型,必須找到堅實的方向;發展模式,亟待實現新的突破。
在福建農信系統深化改革、暨省農信聯社成立十五周年之際,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、理事長李衛民接受《中華合作時報》記者專訪,研判經濟金融形勢,闡釋福建農信系統轉型方向和實現路徑。
“經濟下行與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因素疊加,當前銀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發生著一系列深刻的變化,農信系統更是面臨著貸款增長乏力、同業競爭加劇、利率持續下行等沖擊,‘微利時代’正在到來。福建農信必須認清形勢、做好宏觀形勢研判,嚴格貫徹落實服務實體經濟、合理減費讓利的決策部署,與廣大客戶,尤其是小微、農戶‘共生共榮’?!崩钚l民分析道。
他進一步指出:“方向比速度重要,質量比規模重要。福建農信要在堅守支農支小定位,堅定‘做土、做小、做散’的同時,做實‘發展質量’,勇于刀刃向內、自我革新,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?!?/p>
在福建農信內部,一場刀刃向內的“自我革命”,已拉開帷幕。
堅持“三個結合” 轉型發展“順勢而為”
“轉型發展需要‘順勢而為’?!崩钚l民表示,規劃制定轉型方向的前提,是對社會經濟形勢的把握和預判。
他告訴記者,當前,“順勢而為”的“勢”主要體現在:
從中央到地方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,作為支農支小主力軍,農信系統具有先天的優勢融入鄉村振興、筑牢農村“主陣地”;
福建省森林覆蓋率達66.8%,長期領跑全國。2000年,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前瞻性地提出“生態省”建設戰略構想,領導和推動福建生態文明建設,探索和實踐綠色發展之路。近期,中央出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,加快推動土地、勞動力、資本、技術、數據等關鍵要素的市場化改革,為農信系統提供了全新的業務場景、發展空間。
“福建農信下階段要重點研究‘林權改革’課題,將習近平總書記的理念落到實處,建立林權的登記、流轉、使用等平臺,喚醒農民沉睡資產,盤活農村要素市場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積極助力鄉村振興?!彼a充道。
那么,福建農信將如何“順勢而為”、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?
深入調研后,李衛民提出,福建農信要做到“將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結合、將外部宏觀形勢與內部微觀戰略有機結合、將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有機結合”,為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將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結合是根本。
“黨的建設和公司治理是一個有機整體。融合得好,可以形成強大合力;一旦脫節,就是一盤散沙?!崩钚l民指出,必須牢牢把握好兩者的辯證統一關系,突出黨委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實”的核心作用,做實公司治理層“定戰略、決大事、控風險”的重要職能。
要實現上述目標,需從四個方面著手:
強化黨委核心作用。堅持黨的建設與公司治理同步謀劃、和諧統一,全面融入公司治理結構,通過落實好黨委研究重大事項的前置程序,保證黨組織的領導權和協調作用得到充分發揮。
做實“三會一層”職責。要強化高管履職,把黨委的決策落實到經營計劃和發展戰略之中去;要建立市場化、公司化的激勵和考核機制,引導各行社主動、自覺地落實省聯社黨委制定的經營
戰略。
嚴肅紀律約束。要增強紀委監督力量,健全黨委巡視巡察機制,常態化開展檢查、督導;要完善公司內控機制,按照銀行“三道防線”原理,建立相互制約、相互監督的管理體系。
改進工作作風。省聯社機關要以上率下,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要列出負面問題清單,建立整改銷號機制;要研究優化工作機制,形成省聯社與基層行社之間的良性互動。
將外部宏觀形勢與內部微觀戰略有機結合是關鍵。
回顧福建農信近十五年的改革發展經驗,李衛民認為,關鍵成功因素在于“順勢而為,堅守定位”。他提出:“福建農信仍要堅持這一寶貴經驗,將自身發展戰略融入宏觀經濟與政治的大格局中,認清形勢、夯實經營,找準定位和發力點,尤其要居安思危、化危為機?!?/p>
加強學習,居安思危。各行社要增強危機意識,加強專業學習,清醒認識到外部形勢劇烈變化的沖擊。省聯社要牽頭做好形勢分析、影響評估、壓力測試,幫助各行社及時看到危機、找準差距、認清定位。
增強本領,化危為機。一方面,要鞏固優勢,念好舊經。認真對照原有的業務結構、客戶結構、盈利模式,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,保住已有的經營優勢,守住客戶“基本盤”、農村“主陣地”。另一方面,要提前布局,謀劃新篇。著力增強專業本領,落實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,力求在“別人觸及不到”的市場、“別人做不了”的產品、“別人服務不到”的地方上做文章,為高質量發展找到新的發力點。
他強調,要充分發揮農信系統營業網點遍布城鄉的渠道優勢和服務范圍覆蓋“三農”、小微的客戶優勢,積極探索與供銷社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益農信息社等深入合作,發揮農信社“金融紐帶”作用,努力構建生產、銷售、信用“三位一體”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體系,通過“多社”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,讓優惠政策、金融資源真正下沉到鄉村振興、精準扶貧的一線。
將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有機結合是保障。
李衛民強調,要平衡好“發展”與“風險”的關系,將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相融合?!帮L控是業務的‘潤滑劑’,既要通過風險創造價值,也要通過發展化解風險?!?/p>
守住初心。必須始終保持服務“三農”的本色,堅定支農支小的主責主業,豐富支農支小產品,拓展“三農”和小微客戶;同時,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,全面上線“快服貸”產品,打造“三農”、小微服務的新場景、新渠道。
守住底線。要做實各項風控措施,建立統一的風險預警、風險計量平臺,做到“有預警、有預判、有預案”;要強化合規內控意識,做實員工行為監測,守住合規經營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;要推動化險創新,完成化險摘帽任務,保障整體事業行穩致遠。
堅持問題導向 “自我革命”有的放矢
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。
這一規律在農信系統的轉型發展中同樣適用。
采訪中,李衛民多次強調,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,必須堅持問題導向,用“刀刃向內”的勇氣剖析問題、解決問題,激發內部力量,迸發新的活力。
刀刃向內,源于“自我革命”的精神,需要“有的放矢”的準度和魄力。
把好脈,開良方。李衛民指出,這場“自我革命”的重要一環,是樹立“堅持為基層服務”的理念,“出政策、配資源、下指標,都要體現服務意識,而且是高質量、高效率的服務?!?/p>
省聯社層面,要大力推進職能轉型,強化服務、協調、指導職能,對外加強溝通協調、對內加強互動協調、對下加強服務指導,淡化行政色彩、突出服務職能,始終做到服務基層,塑造“簡單、和諧、高效”的企業文化;并做實精細化、差異化管理,根據縣域、城區、山區、沿海等不同類型行社的實際情況,制定差異化考核評價體系,真正激發經營活力。
基層行社層面,機關部門要對標對表,為基層網點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指導;同時,要進一步提高服務客戶的質量和體驗,樹立“一切服務以客戶體驗好不好為標準”的導向,為客戶提供有力度、有速度、有溫度的金融服務。
他強調,特別是要結合“掌上銀行”“金服云”等科技平臺,進一步做深做實“黨建+金融助理+多社融合”模式,通過繼續做熟人的業務、熟悉的業務,將“金融助理駐村(社區)”“整村授信”打造成不可復制的獨特優勢,切實打通金融服務“最后一米”,讓客戶更有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李衛民認為,“守住底線”和“監督到位”是“自我革命”中不可或缺的一體兩面。
具體來看,“守住底線”主要包括三個方面:
守住干事底線,始終做到擔當盡責“不懈怠”。各行社要全面做實分類、做實撥備、做實處置、做實業績,省聯社機關要圍繞制度清理、流程減負、科技賦能、風險摘帽四大任務,制定重點工作推進機制,全面提高工作實效。
守住權力底線,始終做到秉公用權“不妄為”。既要做到對中央,省委、省政府,省聯社黨委負責,不折不扣地執行有關農村金融的決策部署;又要做到對客戶、員工和股東(社員)負責,守住“做‘土’、做‘小’、做‘散’”的經營準則。
守住合規底線,始終做到行為有度“不出格”。牢固樹立風險為本、合規優先的意識,嚴守合規經營底線,做好員工行為監測,落實家訪等機制,提前識別和防范合規風險。
“監督到位”,則需要落實“三項制度”:
落實責任制度,充分發揮“協同效應”。切實履行黨委的主體責任和領導干部的一崗雙責,做實領導干部黨建掛點聯系等機制,提倡一般問題現場辦公現場解決,特殊問題帶回研究限期反饋。還要重點完善選人用人機制,通過建立崇尚實干、注重實績的考評體系,強化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機制,形成“能者上、優者獎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正確導向,建立起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,充分激活發展活力。
規范監督制度,充分發揮“拳頭效應”。加大紀檢監督力度、群眾監督力度、輿論監督廣度,讓干部行為接受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層面的監督。從嚴問責制度,充分發揮“震懾效應”。嚴肅查處全系統存在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行為,對典型案例一律通報曝光,并建立理論學習、檢視問題、抓實整改的長效機制。
結語
過去十五年,福建農信勇擔歷史重任,搶抓發展機遇,深化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面對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新征程,勇于革新的福建農信已整裝待發。
繼往開來。不馳于空想,不騖于虛聲。
“全省農信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,著力遏制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真正實現讓省委放心、讓基層滿意、讓客戶稱心,為福建農信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堅強保證?!?月20日,在為福建農信系統黨員干部講授的專題黨課上,李衛民的聲音堅定有力。
關注我們